刚过完清明假期,有没有觉得夏天快到了?五一假期即将到来,防晒还不安排起来吗?
无论成人还是宝宝,防晒工作是我们日常护肤的重要环节。预防>治疗,防晒>美白,然而有些人由于对防晒知识不了解,甚至还有误区,不仅不能有效防晒,还会适得其反。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防晒,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,关于防晒的小常识及大家常见的防晒误区。阳光中的紫外线分为长波、中波和短波三种,也就是我们平时熟悉的UVA、UVB和UVC。

UVA是指波长为 315~340nm的长波紫外线。UVA虽然能量弱,但对人体皮肤的穿透性极强,可到达真皮层,从而引起真皮层黑色素沉着,致使皮肤变黑,会诱发或加重雀斑、黄褐斑和日光性角化症(老人斑)等症状。

UVB是指波长为280~320nm的中波紫外线。该波段紫外线穿透力弱,但能量强,UVB大部分可以被皮肤表皮所吸收,不能渗入皮肤内部。但是,UVB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,若经常曝露在强烈的UVB下会损害DNA,导致各种致命性突变,最终导致皮肤癌。

UVC是指波长为200~280nm的短波紫外线。UVC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,会被臭氧层吸收,不能到达地球表面。
虽然如此,但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,大气层环境产生了变化,因此部分UVC可能会漏网之鱼,到达了地球表面。UVC对人体的伤害很大,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,长期或高强度照射还会造成皮肤癌。按照防晒原理来分,目前市场上的防晒类化妆品可分为物理性防晒和化学性防晒两种。
物理性防晒是靠反射或散射作用,阻挡掉紫外线,以此达到防晒的目的。

化学性防晒主要是通过吸收紫外线来实现防晒,由于化学防晒剂分子会被皮肤吸收,因此吸收紫外线的过程发生在皮肤内部,并由人体代谢而清除。

物理防晒:干皮、敏感肌、医美术后、玫瑰痤疮和两岁以下的儿童。
我们可选用SPF15-SPF30;PA+的防晒品,在外出前20分钟左右涂抹均匀,每隔2-3个小时补擦一次。
可选择SPF30-50;PA+++的防晒品,每隔2-3小时补擦一次。

许多人认为只有夏季阳光辐射大的时候,才用得上防晒霜。实则不然!自然界紫外线的主要来源是阳光。一年四季都有阳光,紫外线也是随时存在的,所以我们一年四季都要进行防晒。同时,我们要根据季节的变化,选择合适的防晒霜。

皮肤好的人,如果只是在日光下短时间暴晒,皮肤并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。但是,如果长时间暴晒,并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,皮肤可能会出现色素斑、光老化等症状。

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后,部分防晒产品的效果会降低;也有不少防晒产品,由于汗水稀释等原因,防晒效果也会越来越弱,往往只能维持几个小时。所以,我们最好每隔2-3个小时就补喷一次防晒。

已经开封还没有用完的防晒品,防晒效果会降低,而且容易变质。如果继续使用,容易导致皮肤问题。小安在此建议大家每年更换防晒产品。

美国FDA(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)经测试后明确发布过,防晒产品的用量要在2.0—2.2毫克/平方厘米,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。一般来说,换算成肉眼可见的量就是大约每次一元硬币大小。其实它就是指防晒平摊在手上,大小和厚度都和一元硬币差不多就可以了。

所以,防晒不是抹了就行,还要让它在皮肤表层形成一层保护膜哦,也就是成膜了。虽然您可能不介意被晒黑,但如果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,会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。为了健康着想,还是涂点防晒吧。
关注我为你普及更多关于化妆品资讯
本文为妮智科技原创,版权归妮智公司所有,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来源,不按规定转载将投诉追究到底。